人造的或者说抽象的、几何学的物体,虽然是我造出来的,但实际上它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我只是把这些几何学或者抽象的物体通过组合、融合、结构的方式给大家呈现一个自然的景观,让人感觉它本来就是在自然界存在的。
——石上纯也
正文共15155字,58张图,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
以下为2019年12月12日下午17:00-19:00石上纯也先生在华南理工大学励吾科技大楼国际报告厅发表的题为“My Work”的演讲全文。石上向观众展示了他在“自由建筑”理念的指引下,如何创造风景。长达两小时的丰富内容,充分展现了他一直秉承着的关于设计的独特价值观——寻找关于建筑设计的无限可能性。中文内容编辑整理自现场同声传译稿,由羊城设计联盟授权,成潜魏先生校核。项目图片由石上纯也建筑事务所提供,禁止擅自转载。
大家好,我是石上纯也,从现在开始,大概到18∶50左右,我会给大家做一个报告。今天我会介绍10个项目。当我在做建筑的时候,我一直非常注意的就是建筑不只是创造一个空间,而是在建筑的内部和外部都能够创造风景。我希望能够按照这样的流程、按照这样的主题思想,来介绍我的这些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和平之家,这是一个在丹麦哥本哈根的项目,是一个对世界和平进行思考,创造一个类似冥想空间的项目。这个基地在哥本哈根的海面上,客户原本认为应该填海造地,然后再做建筑物。这是他们一开始给我们提出的条件,但如果填海造地是需要花很多钱的,而且这样做也会失去基地原本的自然风光,更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所以我们决定直接在海面上建造一个建筑物,在离海岸稍远一点的地方做一个建筑。哥本哈根周围的海并不是深海,水深大概6m,所以我们可以先做一个结构,然后在上面造建筑。这个项目的功能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办公空间,第二是入口大厅。从码头可以通过海底隧道来到入口大厅,从这个入口可以到水面上来。这个空间是冥想空间,它与周围的海水相连,因此海水能进入到建筑内部。
这是它的结构体,我们在海底打了几十根柱子,通过混凝土作为屋顶的外壳,海水直接进入到建筑物里,海面直接成为建筑物的地面。从码头经过海底隧道进入入口大厅,上台阶,然后到达水面,整个空间就是这样的感觉。
这是断面图的放大图,海面在这里,玻璃和混凝土的两面墙都是在海面下2~3米的状态,这样的话,海水会进入到建筑物里面,如果墙进入水里2~3米的话,周围的洋流跟建筑里面的海水就分隔开来,感觉像是一个水池。
建筑的室内温度可以通过海水调节: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打开周围的窗户让风进来,使这个空间变得凉爽;等在夏季快要结束的时候,可以把周围的门关上;从秋天开始,利用太阳光的照射,让海水吸收太阳光的热能;冬天的时候把这些热能逐渐释放出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可能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现代建筑,但这个建筑是没有安装任何机械设备的,而室内气温可以调节成非常适合人停留的温度。
从周围看建筑物,感觉像一朵云浮在海面上,仿佛海面上漂浮着一座建筑物,实际上它是通过海底的柱子来支撑,项目主要想达到一个目的:在建筑物的室内创造一个新的内部环境,它跟周围的建筑物外面的外部空间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新的外部环境。
刚刚给大家讲过,海底的深度6米左右,而且这个开口部分基本上是2~3米,所以太阳光都可以通过海底反射进建筑里面,当太阳光不是那么剧烈的时候,光线通过水面反射到天花板上。这是太阳光的不同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间,太阳光的角度不同:这是早上,太阳光是在海面上进行反射,反射到天花板的;中午的时候,太阳光透过海水,通过海底来反射,通过水面渗透出来。
到冬天,开口部分的门会被关上,如果里面人比较少,海面就好像镜子一样。夏天的时候周围的风可以导入进来,这周围的海浪也会涌进来。但是这波浪跟建筑外面的波纹不一样,是两个不同的外部空间。建筑里面并不是单纯的室内空间,而是在其中创造了一个新的外部空间,这是我想达到的设计效果。通过这样做,通过这个建筑物,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新的环境。其实这也是我做每一个项目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这是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北部的一个公园里的一个建筑设计项目。这个地方的景色特别优美,公园内有一个建于19世纪的夏季小别墅,里面有一个院子,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历史委员会要求我们不能破坏周边建筑。我接到的任务内容是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建。
公园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物,是被重点保护的地方。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完全不能去碰森林里面的树木和花草。在不能触及的基础上进行我们的项目设计。
我从公园众多的散步道中选择了三条主要的散步小道作为基础建筑结构,在这个基础上来进行改建。这个建筑的形状是把这些三条散步小道给立体地临摹出来,把长长的散步小道延长之后就到了入口,从入口再进入建筑里。刚刚提到要按照历史委员会的要求来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我们就要尽可能在这个要求基础上进行设计。设计的时候就想到不要使用一根柱子,而是利用原有的景观来设计。
这是一个断面图,这里有一个长长的过道,我们把这个过道扩大。因为我们使用的是非常薄的玻璃,还要考虑到风力,因此我们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了设计和建筑构造。由于玻璃受到外力容易破碎,而这个建筑的外形轮廓又不规则,因此我们面临的困难是如何让玻璃能够承受均衡的压力。这是设计中的难点。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玻璃进行了设计。大家透过这个玻璃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而且外面的景色丝毫没有被破坏,很自然地映入到走廊里来。同时景色也会映在玻璃上,所以这两重景色会叠加,成为新的景观。过道的地面高度比公园地面要低出一米,当坐在里面的时候,地面的景色就与我们的视线在同一水平线上。大家可以看到,有些地方两块玻璃会重叠在一起,比如说这个地方,两个玻璃重叠在一起变成一块。
像这样,建筑物本身完全没有一根柱子,只是用原有的风景来制造出这个空间,利用周围的风景做出了这个讲堂的空间。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周围的地面,被周围的大地所包围,被周围的大树包裹,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中间的报告厅空间。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地方是透明的,比如中央的部分,建筑物的天花板高度比较低,人的视线有一些也会穿越天花板,透过玻璃看地面的同时,也透过天花板看更远的地方。刚刚看到的这两片玻璃最后变成一片,延伸到森林里面去,感觉像是被森林吸进去了一样。
所有的水池通过水管连接起来,从旁边的河流引进来的水,在所有的水池里面转一圈之后又会回到河流。水池有170个左右,所有形状都不一样。同时我们对旁边森林要移栽过来的每一棵树都进行了调查,这是所有树的形状,我们测量了树木并将每一棵树的形状都画了出来。一般来说,在自然的风景里面,树木的位置、树的形状我们都不能决定。而作为建筑来说,虽然我们可以人工决定树木在什么位置,但我们不能决定树木是什么形状。
所以计划阶段我们想,我们可以做一个建筑规划来决定把树放在什么地方,但我们要用树木的形状,因为已经有实物,我们根据实物将树的形状全部测量之后,通过这个形状给出最佳的配置。我们对这些树木全部进行了调查,重新打乱、重新规划,然后移栽到旁边。每一棵树我们都做了模型,然后把它放在具体的位置,进行空间的规划,水池的形状应该是怎么样等,我们都用软件进行了模拟。
每一棵树都要移栽过来,一般来说这个树木要移植的时候都会把树根包裹起来,让它在另外一个地方再放两三年,等树存活之后再移栽,但这个过程中树木所带有的微生物、昆虫这些自然生态全部都会消失。因此我们考虑了另外一种方式,用工程机械把这些树连根带土一起挖起来,几个小时之内就移栽到旁边的公园、庭院里面去,这样树根的生态系统就可以直接移栽到旁边的庭院去,几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移栽。
这种方式使树木的存活率大大提高,总共近400棵树,存活率98%,基本上这些树都能存活,移栽非常成功。20~30米高的树木移栽后可能有几年的时间要用支柱来支撑固定,而这样会影响到整体景观,所以我们在下面做了很好的基础,保证树移栽之后无需使用任何支柱,让人感觉这些树本来应该就是在这个地方的。
夏天的时候水比较满,就是这样的风景了,水面、地面比较接近,分界线就不是很明显,感觉水、草、地融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光和影、光的反射,可以看到这个空间是有很多风景、有很多景色融合在里面。
季节一变,风景就发生了变化,到了秋天风比较大的时候,地面的草、树叶都会被吹起来,吹到水池里;冬天就是这样的景色,周围是白色,而水是流水,不会结冰,水面呈现黑色,这样就形成鲜明的对比,变成了一幅水墨画。
不同季节我们可以欣赏到不同的风景,便产生了新的自然。一般来说我们说到庭院,可能大多会从很远的地方搬很多石头、树木过来,然后人工造一个风景,而这个项目最特殊的地方是它完全是就地取材,把当地所拥有的要素在这里进行重组,重组之后就产生了新的景观。
下一个项目是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基地位于校园内,距离东京一个小时。我们希望可以做一个学生可以自由使用的工房,是一个建筑轮廓呈正方形,占地两千平方米左右,45m×45m左右的建筑物,周围是玻璃,透明的,可以从外面看到里面。
刚刚也提到了森林的项目,在这个建筑项目里我是要建一个“新森林”。其实一般来说在自然界的树木是随机排列,但在自然界里面没有随机这一回事,它有一个系统,是有正当的理由决定这个树木应该在什么位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筑也一样,像墙、柱子的位置是由建筑师来决定的,自然界的树木也是一样,虽然看似随机但背后是有一个系统逻辑来决定它在什么位置。
但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是,我们看不到这个背后的系统、背后的逻辑,所以才认为这是随机的。当人进入到这个森林,你要去露营,要搭帐篷,在什么地方搭帐篷,在什么地方做烧烤,在不同的地方就是不一样的,选择的地方也不一样。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树木为什么会在这里,不知道这其中的逻辑,但他会通过自己主观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目的的位置。
这个方案通过又薄又细的柱子来代替树木,这些点就是柱子的位置。每一根柱子的方向都不一样,朝向不一样,比例也不一样,这个项目最重要的一点是一般的建筑有墙,我们用墙来设计一个房间,然后把房间放大来决定细节,这是一般的建筑设计流程、方法。但这个项目,就是要做一个空间,做这个局部空间的时候,当然柱子是很重要的,这根柱子会对这个空间有影响,同时那里的柱子也会对这里的空间有影响,即你要做局部空间的同时,整体也要进行设计,不能只设计这个局部。
每一根柱子的比例、朝向都不同,而且在结构上所承担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一共有315根柱子,每一根柱子的设计细节都是不一样的。从入口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柱子在这里,这是透明的,可以穿过这些柱子到对面。这是从办公空间看到这些柱子,这些柱子很密,视线穿越不过去,就起到隔断作用,但这是人可以穿过去的。密度比较高的柱子汇聚在一起,就形成隔断的作用,每一个空间都可以看到整个两千平方米的空间,但是感受是不一样的。
我们这样规划所有的这些柱子,使柱子的排列看上去是随机的,但实际上这个柱子通过了严谨的设计,空间里的315根柱子我们都要去确定它的位置。这个柱子为什么会在这里?可能一下子看不出来是为什么,而对于一般建筑来说,这个墙为什么在这里是可以很明确地知道原因的。比如说这根柱子是为了隔断这个走廊,是为了跟外面有一个隔断空间,有自己的作用,而且我们可以马上知道它的作用,即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它的作用。
但这个建筑,你去看每一根柱子,就不知道这一根柱子为什么在这里。经过这里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柱子会在这里,只是大概感觉到,这个地方可以是路,那个地方我觉得挺宽敞的,这只是一个感觉。我们只是能够感受到这个空间,如果你看单个柱子的话你是感受不到的,但背后是有严谨的逻辑,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是有严谨的理由,就好像自然界的树木排列,你不知道它的逻辑,但它就好像是应该在这里的。
对于一般的建筑来说,家具的位置基本可以通过与墙的关系确定,是竖是横,是否靠墙。但这个建筑,这个结构体本身的方向是无限的,你可以无限遐想,所以家具也是可以自由地放在你想朝的任何方向,或者你想放的任何位置上。
处在建筑内部感觉像是处在森林当中,就好像在建筑里面建了一个新的外部空间。我们通过大概6个月左右的拍摄发现同一个人基本上都会走同一条路。这两根柱子比较近,就形成了无形的墙,人们不会通过这两个柱子中间,但这不是真正的墙,偶尔也会有人穿过这些柱子中间,想走直线也是可以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拐着弯走。
这是沿着柱子把这个柱子作为一个隔间的布置,在旁边制造出一个空间,摆出像工作室一样的房间,大家可以看到柱子与柱子之间有一个空间,刚刚是起到墙壁的作用,但是现在他们把它作为这个空间的出入口。
大家经常会从这个地方通过,不同的人都会沿着这个柱子穿行在这个空间里面。这是一个团队,大家都是沿着一个方向,有很多人,但大家都是同一个路线在前进,这也是一样,有很多人走过,但大家都按照不同的路线穿越着这些空间,所以尽管相同的空间,相同柱子的空间,不同的人对这个空间的认识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才会选择不同的道路前进。
到目前为止现在为止给大家讲解了海上建筑、公园建筑以及在建筑里面建森林、在森林里面造建筑的项目,我的建筑理念就是:不去改变自然,而是利用原有的自然来建造一个新的建筑空间。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我们希望尽可能地沿用原有的自然森林景观,有效利用原有的既存环境,来设计建筑。
这是一个莫斯科工艺博物馆改建项目。这是一栋建于19世纪的建筑,大概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庞大建筑物,位于莫斯科的市中心。去过莫斯科的人都知道,那里是单线通行的,没有横穿马路的步行道,只能通过地下通道穿行,莫斯科的城市构造就有很多地下隧道。
这个项目要求我们能够尽可能从外部进入到建筑里面去,这个建筑物是离地面三四层楼高的建筑。经过前苏联时期,里面有很多的古建筑、古遗址被拆掉,但也有很多东西保护得很好,所以我很想复原其19世纪的风貌。我们的设计理念是把原有的建筑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具体做法是:把周围地面给挖掉,把建筑物外面的土层挖掉,跟建筑物的地下层连通起来,因为莫斯科地下有很多地下通道,当我们挖开建筑外的土层后,地下通道就变成地上的步行道。
我们可以看到挖下去之后,这里就变成一层了,它相当于往下挖了一层楼,整个大楼的规模、比例也发生了变化,里面的墙我们都拆了,这是拆掉墙之后的照片。这个墙本身是有承重作用的,因为要把墙以及所带的承重基础都拆掉,所以对旁边留下来的柱子进行加强。我们从柱子的下面开始施工,做了新的承重基础。这样,整个建筑物获得新生的同时,承重也没有问题。
这种古旧的建筑其实是有古旧的魅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通过这样的更新手法能够让大家感受到这样的魅力。
下一个方案是一个小住宅和餐厅的项目。餐厅所有者希望在城市中建造属于自己的住宅和餐厅,他的要求是:希望能让大家在稍微有一点怀旧、有一点古旧感的空间里用餐。由于原场地上什么都没有,需要建造新的建筑,但这个新的建筑又要有古旧感。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个方案很容易做得非常虚假、刻意,所以设计的突破点在于让大家感到这并非虚假,而是和周围环境自然地融合,展现出真实的古旧感。“古旧”“旧感”该怎样定义?我们想通过“旧”来定义一个新的建筑。
在我看来:新的建筑完全是人造物,如果变旧了,变成废墟了,这个人造物/结构体是在回归自然的过程当中——建筑物变旧的过程是人造物回归自然的过程。也就是说,一开始是新建的人造物,但风吹日晒雨淋后就会增加古旧感,这种真实的旧感正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要设计的就是这种天然带有旧感的建筑。
我们选择在场地内挖出孔洞,再将混凝土浇筑进去,试图在人造物和自然之间营造一种真实的旧感。如果说方才提到的俄罗斯莫斯科的项目是在现有的老旧环境里寻找新的可能,那么这个项目便是在原本什么都没有的场地上新建一个有旧感的建筑物。
我们先通过模型确定建筑形体,并扫描模型读取数据,再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实地建造。建造时,我们先在地上挖出一些孔洞,这是挖掘时的照片。一般来说,建造时首先要做一个基础层,在上面放样,再开始主体的建造。但这个建筑需要先挖出孔洞,所以无法进行放样,我们根据模型读取的3D数据用GPS、 IPDA确定孔洞的位置和尺寸。建筑结构体的尺寸通常与人的尺度没有关系,但建造这个建筑首先要挖孔洞,为了方便施工,孔洞的尺寸必须要根据人的尺度来决定,所以这个建筑物的结构是跟人的尺度相关联的。
主办单位:羊城设计联盟
合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协办单位:搜狐焦点广州分公司
支持单位: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学术委员会、堺工作室
学术召集人:孙一民
媒体统筹:新建筑杂志社
支持媒体:《新建筑》《南方建筑》《城市·环境·设计》《华中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ATU观筑、设计物语、青年建筑、景观设计、每筑建文、建筑志、ABBS、建筑档案、构筑空间、腾讯·大粤网
校对/新建筑-方盈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论坛嘉宾介绍资讯
羊盟设计观察 | 大咖云集共同探索未来设计,羊盟年度盛典设计界群星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