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语
(上下滑动可查看更多介绍)
2020年1月,蔓延的肺炎让整个中国按下了暂停键。灾难总是来得措手不及,家成了无数中国人最后的避难所。此时此刻,很多人依然困居在家。
为此,我们发起了一个有关“家”的展览,名为:回家。
当“公共活动” 因为疫情突然消失的时候,困居在家的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把“公共性”引入到私人的居住空间里。他们开始观察家里的每一片空间,按照自己的需求重新改造,把家变成一个不出门就可以社交、娱乐、运动、工作的“无界社区”。
有人在家用8小时走完100公里,把家里各种空间串联成了一个“马拉松赛场”;有人把家变成电影院;有人把卫生间改造成了“病毒防疫所”;有人在客厅的墙上攀岩;也有人在卧室的床上野餐 … 当疫情所带来的无聊、焦虑和不安笼罩着每个人的时候,这些在家的空间创作记录着普通人的抵抗,更看到了在困境之下普通人所激发出来的创造性。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师塑造的家是一个由砖块、混凝土、钢材或木材组成的居住场所,那这些没有受过任何建筑学训练的普通人所进行的空间实践便是在创造生活。他们赋予了“家”不一样的功能和意义,并融入了新的生活方式。正如印度建筑师巴克里西纳.多西所言,只有当生活方式和建筑融为一体的时候,生命才能开始庆祝。
2020年的中国,每个人都是生活家。
然而,在此次疫情期间,“回家”并不是一个选择。在四川,一位挂着湖北牌照的长途汽车司机因为招各地驱赶,在高速路上流浪了近20天;在河南南阳,一个小区的居民集体拒绝下班回家的护士和医生回到小区;在深圳,一位受歧视遭退租被辞工的湖北籍农民工流落烂尾楼,无处容身...… 在这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荒诞让人感到了悲凉、失望、恐惧甚至愤怒。待到疫情退去时,经历这些的我们又将如何面对彼此?
肺炎终究可以治愈,但留在每个人心中的伤痕和痛楚也许会伴随余生。因此,我们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展览不能只停留在分享和记录在家闭门创造的喜悦上。当疫情过后,我们终将要打开房门走出去,重新去学会拥抱,重新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和信任。而此时的“家”,将逾越私人住宅的边界,奔向一个更大尺度和意义上的的家,一个由无数的“小家”汇聚而成的“大家”。
这也是“回家”的另外一层意义:回归彼此相互依赖和信任的家园。我们相信,疫情过后的回归家园,才是真正的回家,这才是所有喜悦的形状。
我希望,这个展览可以推动中国建筑师勇敢思考未来的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并作出行动。
灾难过后,会是重生吗?
何志森
2020年2月17号于广州家中
* 作品来源出自扉美术馆策划的《家就是美术馆》参展作品
第一阶段:《在家》线上展览
第一部分提交作品主题概念,记录您在疫情期间对“家”的空间的想象(家可以是居住的地方,可以是工作的地方,也可以是更大意义上的社区,由您来定义)。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颠覆性。作品可以是一段舞蹈、一个空间改造、一个纪录视频、一个家庭创作、甚至是一段文字或一个口述等。提交的作品可以是新创作的,或者正在进行的;也可以是已经完成的。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作品要具有一定“创造性”。
第二阶段:展品创作
经由组委会评选出最优秀者代表羊盟准备参展,羊盟将资助获选者在3月23-5月22日制作作品。
如何参与
1、对象:羊城设计联盟会员单位所有设计师
2、评委:活动组委会
3、参加办法:在2020年3月23日零点前,提交作品主题概念参加《在家》线上展览,经由组委会评选出最优秀者代表羊盟参加《串门》线下展览,费用全免。
4、请投稿至羊盟邮箱,地址:994783178@qq.com,邮件主题注明“回家+姓名+会员单位公司名+联系电话”;或羊盟客服微信号羊盟君(ycda-2015)
社会需要更多像“创造治愈”这样的设计项目,需要更多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的设计师。在为牟利服务的商业设计之外,羊盟倡导设计师们在公共社会事务中贡献设计的力量与价值。请继续关注接下来羊盟设计抗疫专题报道。
发起机构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