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2-13日举行的第九届羊城设计观察论坛上,由国内外设计行业大咖和羊盟设计企业领导代表共同出席参与的圆桌对话环节颇受关注,大家围绕可持续设计、跨界生态、新人居方式、新形势下的设计行业如何应对未来等多维度进行了精彩的互动对话和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作为主论坛的延伸讨论环节,Dr. Allan Ting 丁劭恒博士发起并主持了【中外设计师共谈设计未来】的圆桌对话。丁博士认为,处于急速变化的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环境中,今天建筑师和设计师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需要重新思考和建构,以适应时代的激变。随着数字科技和虚拟世界的扩张,资讯泛滥已经把人类意识焦点从大自然转移到互联网世界,加剧了人类这种无意识的自我迷失,人与自然的疏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明显。人类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欲望与自我的膨胀导致资源被过度采集与消耗,随之而来的生态与气候变化更加导致人与自然的决裂,如何以建筑和精神观念的改变作出治愈是非常有趣的话题。
圆桌主持人:丁劭恒
羊城设计联盟 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
香港注册建筑师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
HKIA香港建筑师学会一带一路及大湾区委员会 常委
ADARC思为国际建筑师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
丁博士为香港注册执业建筑师,于美国德州及法国巴黎先后获得建筑学学士、建筑学硕士、土地经济学硕士及管理学博士,曾于北美及欧洲多家著名设计事务所工作,并以合伙人身份任职于超过 150 历史、世界享负盛名的巴马丹拿建筑设计集团香港总部。丁博士于 2005 年创立 ADARC 思为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深耕公共及文化领域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锐意成为香港及国际上擅长个性化精品项目的先锋设计机构。在超过 20 年的执业生涯中,丁博士于香港及亚太地区主持设计了大量当代建筑精品,并获得众多世界级设计殊荣,当中包括香港建筑界最高荣誉的香港建筑师学会 HKIA年奖、DFA 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银奖、 A&D Trophy 建筑金奖及最佳公共建筑师奖、HKIA 香港杰出青年建筑师奖、德国 iF 建筑奖、CTBUH 世界最佳高层建筑奖、中国鲁班奖、AIA 美国建筑师协会年奖、AMP 美国建筑大师奖、美国 Interior Design 年奖、德国 Iconic Arch 标志性建筑奖等。
设计圆桌对话—中外设计师共谈设计未来
武重义
VTN建筑设计事务所 创始人
武重义先生讲到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作为设计师,我们有责任通过设计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地球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不仅要关注设计的实用性,更要注重其可持续性,确保建筑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同时,我们也应警惕社交媒体对建筑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应仅仅追求短期效果和表面光鲜,而应注重建筑的长期价值和实用性。
人工智能的兴起为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虽然AI技术能够辅助设计,但我们不能过度依赖它,而应保持人类的创造力和独特性。设计师需要掌握AI技术和工具,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工作中,但同时也要注重原创想法和创意的重要性。未来,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设计领域,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何健翔
何健翔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何健翔先生讲到对于独立建筑师事务所而言,资质等问题是一个显著的挑战。尽管我们已经从业20年并完成了许多项目,但在名义上仍无法独立承担建筑师的责任,这对于国内建筑师而言是普遍存在的困境。然而,我们仍能够完成包括建筑施工图、小型项目结构施工图等在内的全部工作,并得到了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支持。这表明,尽管存在资质等限制,我们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对于年轻人而言,民间建筑市场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机会,他们可以在当地成立自己的事务所或工作坊,参与小型咖啡馆、住房改造等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同时,我们的工作方式类似于艺术家或画家的工作坊,以自己的方式做着对生命有意义的事情。近年来,随着重点转向乡村和地方项目,我们有机会回到早期那种相对松散、良性的交往方式,这让我们感到更加自在和舒适。
Yossapon Boonsom
泰国Shma景观事务所创始人
City Cracker 主编
We!park 联合创始人
Yossapon Boonsom先生讲到设计建筑要实现与环境和人类福祉的共生,需要重新关注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双重焦点。在设计中,不仅要考虑人的需求,还要关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因此,设计师需要选用可复用、可循环的材料,以及更加绿色、持续的资源,确保设计项目既满足人类需求,又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师可以采用多用途战略,将设计项目打造成能够满足多项功能和用途需求的综合性建筑或景观。同时,设计还需要考虑所在地背景和社区需求,确保设计项目能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为社区带来积极的变化和贡献。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陈东华
陈东华建筑事务所 创始人
陈东华先生讲到作为年轻建筑师,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缺乏完整的历史背景和建筑体系经验,导致我们在思考和融合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数字化时代等方面存在不足。同时,我们的内部和外部关注点似乎总是存在某种错位,这导致我们在思考上可能与国外建筑师存在差异。
面对这些困难,我们需要站在国内和全球视野下审视自己的角色,关注更紧急的议题如气候变化等,而不仅仅是寻找中国在全球的身份或地位。此外,我们还需要通过教学、展览、写作、交流和讲座等方式拓展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可能性,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实践本身。这些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建筑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推动我们在建筑领域做出更有意义的贡献。
陈宏良
羊城设计联盟 常务会长
天萌国际设计 董事长
陈宏良先生讲到未来,公司可考虑以下发展方向:一是深入乡村市场,利用国家政策机遇,提供全过程、全链条的价值服务;二是拥抱AI数字化科技,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拓展广阔的发展前景;三是注重精细化设计,将设计价值做到极致,以精细的设计作品赢得市场认可;四是延伸价值服务,扩展策划、规划、建筑、室内软装、景观及运营等全方位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五是积极应对未来不可知的服务需求,保持乐观态度,持续探索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设计方案。通过这些策略,公司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朱乐怡
羊城设计联盟 常务会长
广州市纬纶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朱乐怡女士讲到当前,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状态,但广州市正推进291个城中村旧房改造项目,同时国家提出新加坡模式,旨在保障年轻人住房需求。设计师需顺应这一趋势,区分豪宅与保障性住房的设计。此外,随着谷歌量子计算机的推出,数字化趋势对建筑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未来,规划和设计可能更加依赖数学和量子计算机提供的数据,以辅助决策。设计师和领导者需自主完成EPC项目,从策划定位到销售,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准备,积极学习数字化技术,迎接未来挑战,特别是在量子计算机时代,更要把握机遇,推动建筑领域的创新发展。
王小锋
羊城设计联盟 常务会长
UHOUSE DESIGN 创始人
王小锋先生讲到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我们开始反思过去在住宅空间设计上的过度包装和对豪宅的误解,以及缺乏对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深入思考。我们发现,在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上,我们的设计可能对社会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希望能够还原设计的真正目的,为非专业的普罗大众和年轻设计师提供一些启示。未来,我们倡导“平热淡景”的设计理念,即强调城市独特的特质和温度,以及挖掘隐藏在生活背后的一些风景。我认为,设计师应该注重消隐在平常不易被注意到的材质、机理和历史痕迹,将其延续到生活方式中,让人们真正感知生活的温度。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中国设计的发展潮流,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平热淡景”这一理念,为设计界注入新的思考和方向。
王博
羊城设计联盟 常务会长
广州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王博先生讲到华阳国际致力于“实现设计的价值,促进行业的进步”,并明确以设计和研发为引领,依托Bim和装配式技术,打造全产业链的建筑科技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华阳国际近年来每年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于科技研发,并成立华阳成科公司,量身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2022年,华阳国际自主研发的iBim平台成功入驻省厅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实现了建筑设计全链条的数字化管理,提升了设计效率和品质。同时,华阳国际与中望合作开发自主产权的数字化创建工具,旨在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软件优化升级。通过科技领域的突破,华阳国际为设计赋能,实现了在外部变化中稳健前行的目标。
圆桌主持人:丁劭恒
羊城设计联盟 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
香港注册建筑师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
HKIA香港建筑师学会一带一路及大湾区委员会 常委
ADARC思为国际建筑师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
圆桌主持人丁博士做对话总结,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多种因素交织下,建筑师的传统角色正面临深刻反思与重构,凸显了传统建筑师身份和思考模式需要转变的紧迫性。面对未来极端气候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设计师和建筑师应承担起对环境与未来的责任。以往单一功能的建筑设计已难以满足未来需求,必须融入弹性和灵活性,以应对多元化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建筑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培养适应新社会变化的思维方式,注重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多功能性。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加美好、宜居的建筑空间。
△合影留念
延展阅读
△羊盟论坛丨陈宏良:梦想伟大-激变条件下的机变之路
△羊盟论坛丨Yossapon Boonsom:场地的变革力量
△羊盟论坛丨陈东华:影子、棚子与南方的日常性
△羊盟论坛丨何健翔:两重生态
C羊盟论坛丨武重义:通过建筑和冥想治愈我们的地球和心灵
△羊盟论坛丨彭涛:共创新生态,起航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