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2-13日举行的第九届羊城设计观察论坛上,为与“激变·机辩”主题形成呼应,两场别开生面的机辩对话环节让大家眼前一亮、惊艳全场。参与对话的嘉宾们既有羊盟设计大咖和高校资深专家学者,也有羊盟新生代设计师和优秀材料企业代表。大家围绕主题,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从对话中探究行业危机,从机辩中寻求行业机遇。
第一个机辨对话环节上,由羊盟监事长谢凌峰主持,来自高校和羊盟会员代表们以“新环境下的应变之道:危机&机遇?”为主题,围绕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寻找可持续生态发展、把握新政策带来的机遇、从困境中开辟新路径等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机辩主持人:谢凌峰
羊城设计联盟 监事长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博士生导师
中国建筑学会岭南建筑专业委员会 委员
道格玛设计事务所 合伙人
谢凌峰先生为羊城设计联盟监事长,道格玛设计事务所合伙人,建筑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教授级高工,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岭南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佛山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委员。
谢凌峰先生聚焦于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领域,以设计生产为核心,将学术研究与项目运营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主导或参与运营的项目有BIG园区恭喜9号、LAND民宿酒店,广州朝阳综合体等。设计作品融合场地的自然属性,回应社会和人群的深层需求,挖掘并彰显作品的文化属性,并担任中国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TTIA天坛国际奖等奖项的评委。
新环境下的应变之道:危机&机遇?
林金龙
羊城设计联盟 副会长
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长
林院讲到城市发展与变革虽持续讨论,但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筑领域,人的需求与技术发展未带来本质变化。然而,技术、材料、交通方式及新技术支撑下的生态、AI、信息及系统等方面的变革,正逐步产生深远影响。设计行业作为创新前沿,设计师们不断根据时代变化提升和变化。尽管如此,个人理念上,我倾向于以不变应万变,坚持传统技术方式,通过自我稳定应对外部世界的万千变化。
江宁
羊城设计联盟 项目合作委员会主席
MAX迈思建筑设计 总建筑师
江总讲到建筑设计领域存在两种角色:一部分建筑师致力于提供建筑设计的思想,专注于引导建筑发展方向的思考服务;而更大一部分建筑师则主要服务于社会,满足社会对建筑设计和服务的需求。两者道路不同,但各有价值。建筑行业的周期性变化要求建筑师认真考虑自己的选择,无论选择哪条道路,都应坚持。曾经的成功不代表未来的辉煌,建筑师应关注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明确自己作为服务社会建筑师的角色定位。
彭亮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教学名师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博士生导师
彭老师讲到家具与建筑紧密相连,是中国成为世界家具制造大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创新了全屋定制和高订这一全新商业模式。未来,中国需要更多家具单品创新,并需要建筑师和设计师更多地介入家具设计。设计史上,中外建筑师都重视家具设计,而中国也已有经典椅子设计。中国正由制造大国向设计、品牌大国转变,因此,需要更多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关注家具设计,以把握未来的机遇与变革。
梁礎夫
羊城设计联盟 副会长
AIM铭唐设计 创始人、董事
梁总讲到室内设计应追求与自然和建筑的和谐连接。在当前行业背景下,“激变”与“机辩”并存,仍存在诸多发展机会。本次羊盟设计观察论坛为行业内的交流提供了宝贵契机,室内设计行业的复杂性需要多方共同协作解决。在羊盟这个生态圈中,大家应共同努力,将机会细化,将问题做精,这是行业发展的方向。希望在未来,大家能够携手共创,推动室内设计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与自然和建筑的更好连接。
陈雄生
羊城设计联盟 副会长
ENJOYD ESIGN 总经理
陈总讲到室内设计虽受建筑影响,但危与机并存。关键在于心态与目标,设计师需明确自身服务本质,即解决客户需求。面对科技、社会与环境变化,设计师应拥抱AI科技,将其作为助力与工具,转化危机为机遇。建筑虽可能对室内某些方面产生影响,但室内设计仍有其独特价值。只要保持初心,明确出发点,以平稳心态面对挑战,就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中找到自身定位,实现持续发展。因此,危机并非绝对存在,关键在于如何转化与应对。
周游
广西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建筑规划系 副主任
周老师讲到乡村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被视为发展的新“蓝海”,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设计、建设和规划行业如何有效介入乡村发展,仍面临方法不足的问题。当前,设计师需关注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将其融入设计中,以应对乡村政策波动对设计和运营的影响。同时,乡村建设需考虑长期投入,避免短期效应。为此,建立设计院与高校联盟,实现持续投入、人才支持和建设共赢共生,是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向。
刘子衿
羊城设计联盟 常务秘书长
史倍思建筑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总讲到面对危机,应认识到世界在变与不变中并存,变化在于人的能力和资源的获取。疫情对公司的经营产生影响,但也促使公司调整策略,从专注超高层项目转向涉足小型项目,如幕墙设计、学校建筑等,同时注重提升项目的效率与表现力。公司致力于拓展产品线和服务能力,不仅限于幕墙设计,也涉足建筑方案设计。未来,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只要保持积极心态,丰富自身能力,就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刘丹
羊城设计联盟 理事兼常务秘书长
广州丽联家具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刘总讲到近年来,减少了许多银行方面的客户,但公司通过承接多个制造业总部大楼项目实现了业绩增长。这种趋势与全球及国内经济环境有关,制造业为提升品牌形象,开始建设总部大楼并注重内部家具设计。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家具行业门槛提高,公司转型为提供全方位家具设计方案,包括动画和效果图等,以适应市场需求。在应对市场变化的同时,公司保持不变的初心,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实现了持续发展。
何礼
羊城设计联盟 会员
广州市方园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何总讲到自2019年起,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海外展览等方式主动寻找客户,成功应对了国内经济下行和艺术品市场资本寒冬的挑战。目前,公司业务已实现海内外各占一半,且海外板块有望进一步扩大。艺术品作为具有资本属性的产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出海寻找海外渠道成为企业拓展业务的有效途径。同时,企业领导人需保持积极心态,加强内部建设,以不变应万变,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机辩主持人:谢凌峰
羊城设计联盟 监事长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博士生导师
中国建筑学会岭南建筑专业委员会 委员
道格玛设计事务所 合伙人
机辩主持人谢总做总结,他讲到乡村作为一片广阔的“蓝海”,需要多方协作推进拓展性项目的发展。在建筑领域,类型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建筑发展的视角,同时指出了周期性规律的存在,我们期望这种周期性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不仅要在物质层面实现进步,更要在精神层面实现提升。每个行业都面临着来自内外的竞争压力,我们需要保持警觉,认识到真正构成威胁的不仅仅是同行业内的竞争对手,还可能是来自行业外部的颠覆性力量。因此,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我们应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终为始的策略,确保我们的行动始终与长远目标保持一致,从而推动乡村及各行业的持续发展。
△合影留念
延展阅读
△羊盟论坛丨设计圆桌对话:中外设计师共谈设计未来
△羊盟论坛丨陈宏良:梦想伟大-激变条件下的机变之路
△羊盟论坛丨Yossapon Boonsom:场地的变革力量
△羊盟论坛丨陈东华:影子、棚子与南方的日常性
△羊盟论坛丨何健翔:两重生态
C羊盟论坛丨武重义:通过建筑和冥想治愈我们的地球和心灵
△羊盟论坛丨彭涛:共创新生态,起航新蓝海